有一次朋友在 show 裡租了一個攤位, 她嫌太大加上租金又貴就邀我分攤,
我沒參加過又覺得好玩,就去試試看!
就在這個 show 裡遇見了 Barbara 小姐, 她是美籍華人,但一句中文也不會,
在 show 場裡她告訴我,她做布料採購多年,非常喜歡我的作品, 希望互留名片,也許往後有合作机會。
沒想到後來她改做 show 場企劃, 剛好為一家印度絲的公司企劃一場絲的 show 展,
而這家公司看到美國拼布的市場驚人的銷售量, 也想將絲材介紹給拼布創作者,
所以研發了一種略有硬度而且有 100 多種顏色的絲材。
Barbara 小姐希望我利用這些絲來設計長形桌巾、抱枕和柿子形風鈴。
因為她們計費以工作時數來計費, 所以每一件作品我都仔細登記下工作時間,
我愛手作,所以每日每時都沈浸其中、樂在其中,從來沒有去注意一件作品需要多少時間,
因為這次的合作, 讓我發現原來在手作中, 時光飛逝......
另外一大落一大落色彩迷人的印度絲, 各種串珠垂飾、各色珠子與線材,隨我使用, 哇! 太開心了!
完成後絲公司的老闆為我和老公申請了入場証 (材料秀展是針對廠商,個人根本無法進入的),
我又因此可以去看許多新的手作與拼布素材, 可惜這些材料不准販售給個人,
只能餵養貪美的心靈, 但是也讓我窺見美國手作市場的驚人潛力與素材的多樣。
為了記錄和紀念這次的經驗,我做了一本手作書。
這本手作小書想將它設計在一個小盒子裡,
盒子買來時已糊上報紙,我再用台灣半透明手工色棉紙不規則糊上,
左方及中間的銅製小物是我收集的別針, 剪掉背後的針裝飾其上剛剛好。
利用簡單摺頁將它拴在盒裡, 可以翻動也是收存, 不同於書的樣式, 算是另一種手作書。
手作過程以初學的攝影方式記錄, 手寫文字蜿蜒如起伏心情,
簡單的日期、文字,中英文交錯, 為手作的初心留下一點美好痕跡......
照片洗成霧面較不易質變, 貼紙、立體圖卡、不用的別針、釘鈎,
一點手寫字, 加一些心情絮語......過了許多年再看, 記憶的片段一一浮現, 這是手作書最迷人之處吧!
上過方型布盒和手寫字延伸課的朋友,不妨試玩這個手作書方式,相信只要動手去做,
就可以玩出屬於自我的風格來,試一試吧!
很多年前初學數位攝影,著迷燈泡呈現的溫暖色澤......後來不愛了,
但這篇舊文重貼,我還是想留存當時的心情温度與初學拍攝的青澀,
謝謝另一半耐心的教導,讓我這款機器白痴,終於一點一點學會
。。。Thanks)))))